不同自润滑材质的引导轮适用的温度范围是多少?

不同自润滑材质的引导轮适用的温度范围是多少?
工程塑料材质

聚酰胺(PA):一般使用温度范围在 - 40℃-120℃。在 - 40℃时仍能保持一定的韧性和机械性能,可正常工作;长期在 120℃以上使用,可能会出现热变形、性能下降等问题。

聚甲醛(POM):适用温度通常在 - 40℃-100℃。-40℃时其刚性和韧性的平衡较好,能维持引导轮的正常运转;接近 100℃时,其尺寸稳定性等性能会有所变化,长期处于该温度下可能影响使用寿命。

超高分子量聚乙烯(UHMWPE):使用温度范围大致在 - 269℃-80℃。在 - 269℃的极低温环境下仍具有一定的柔韧性,在 80℃以上长期使用,其硬度和耐磨性可能会降低。
橡胶材质

聚氨酯橡胶(PU):工作温度一般在 - 30℃-80℃。在 - 30℃时,橡胶的弹性依然较好,能起到良好的减震和自润滑作用;超过 80℃,橡胶可能会出现老化、变硬变脆等现象,影响自润滑性和使用寿命。
特殊材质

氮化硅陶瓷:可在 - 273℃-1400℃的极宽温度范围内使用。在接近绝对零度的 - 273℃环境下,仍能保持稳定的物理性能;在 1400℃的高温下,依然具有较高的硬度、强度和良好的自润滑性。

自润滑金属基复合材料:一般适用温度在 - 50℃-500℃。在 - 50℃的低温下,金属基体和自润滑相的结合依然稳定;500℃以上,可能会出现自润滑相的性能变化或金属基体的软化,影响整体的自润滑效果和机械性能。

1510737175444669.jpg

声明:本文仅供交流学习,版权归属原作者,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,烦请告知,我们将立即删除,谢谢!!!

上一篇:如何选择适合特定工况的引导轮自...
下一篇:哪种引导轮材质的自润滑性更好?...

分享到